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VIP   VIP黄金会员第1年

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  
加关注0

畜禽类、反刍动物、毛皮动物、水产类发酵饲料、浓缩料、预混料、配合饲料

搜索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文都
  • 电话:400-0531712
  • 邮件:liwendu1996mftm@163.com
  • 传真:0531-87957136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友情链接
首页 > 公司新闻 > 【营养】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及其应用-1
公司新闻
【营养】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及其应用-1
2015-07-08IP属地 火星368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动物体内氨基酸营养作用的研究由单纯研究各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深入到综合考虑各种氨基酸的平衡模式上来,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也逐渐形成。1964年由Mitchell等首先提出了“理想蛋白质”概念,随后由ARC(1981)和Fuller等进一步明确了“理想蛋白质”的概念。之后,各国学者对“理想蛋白质”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现在已经由理论发展为一种用于饲粮配合的技术。NRC在1998年修订猪的营养需要量时,更加明确了先确定维持、沉积及泌乳蛋白质的理想氨基酸模式,然后直接与饲粮在回肠的真可消化氨基酸结合确定猪的氨基酸需要量,这充分体现了理想蛋白质和可消化氨基酸的实际应用价值。此外,理想氨基酸营养平衡模式技术在猪和家禽饲粮配合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降低了饲粮中蛋白质的用量,提高了饲料的利用效率。但在反刍动物中理想氨基酸平衡还未得到应用,这主要是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对饲粮蛋白质具有降解作用以及很难把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从饲粮蛋白质中分离开来,所以很难准确评定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另外,不能用纯蛋白质或氨基酸饲粮来做平衡饲养试验,加之反刍动物饲粮的组成变化极大,很难评估其生物学价值,致使饲养者无法用饲料原料中氨基酸模式配合反刍动物饲粮。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优化配合技术是减少动物的粪、尿氮排出量,提高动物体内氮沉积和蛋白质饲料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动物排泄物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目前,理想氨基酸营养平衡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新热点。
1 氨基酸营养平衡与动物生产的关系  
  饲料蛋白质的品质评定结果决定于其中所含多种氨基酸之间的平衡情况。一种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平衡性越差,则动物对其利用率也越低。从动物组织水平上来说,需要吸收组成平衡的各种氨基酸。与数量相比,氨基酸组成比例更为重要。氨基酸平衡程度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供给动物平衡的氨基酸会降低动物尿氮损失而提高氨基酸的利用效率;相反,氨基酸不平衡会降低动物的生长率。Rogers等报道,饲喂小鼠氨基酸不平衡饲粮在3~6 h间出现采食量下降,并提出氨基酸通过脑神经递质合成和代谢调节采食量,并降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利用率。氨基酸不平衡首先会对限制性氨基酸代谢产生影响。Papas给绵羊真胃灌注平衡和不平衡氨基酸混合物,结果灌注平衡氨基酸混合物的绵羊采食量和日沉积氮显著提高。氨基酸之间存在的协同和拮抗作用也会对氨基酸平衡产生影响。例如,赖氨酸和精氨酸之间有拮抗作用,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之间的拮抗,这种拮抗作用可提高尿中精氨酸排出量,抑制肝脏中转氨酶活性,从而使肌酐合成量减少。D′Mello 等报道,赖氨酸和精氨酸之间的拮抗作用会使鸡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降低。氨基酸营养平衡饲粮优化配合是减少动物的粪、尿氮排出量,提高动物体内氮沉积和蛋白质饲料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动物排泄物对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2 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平衡技术 
  根据卢德勋提出的动物系统营养学原理,动物机体系统是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它是由与动物营养过程有关的动物器官、组织以及整个机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间不断进行着营养物质代谢和利用、能量流动和转化以及信息传递。在研究动物体内氨基酸营养平衡时应该分为不同层次,主要有消化道层次和组织代谢层次2个层次。其中,消化道层次又可分为瘤网胃(A1级)和瘤网胃后(A2级)2个层次;组织代谢层次又可分为肝脏( L级)和肝外生产组织(OT级)。因此,对于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平衡而言,至少应该分为饲粮氨基酸营养平衡、小肠可吸收氨基酸营养平衡、肝脏门静脉排流组织(PDV)氨基酸营养平衡和肝脏外组织氨基酸营养平衡4个层次的氨基酸平衡。而且,饲粮氨基酸营养平衡不等同于消化道氨基酸营养平衡,消化道氨基酸营养平衡也不等同于组织利用的氨基酸营养平衡。考察氨基酸营养平衡要分层次进行评价,现分别对各个层次的氨基酸营养平衡的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2.1 饲粮氨基酸营养平衡 
  对于反刍动物而言,饲粮氨基酸营养平衡的重点就是饲粮中蛋白质组分之间的平衡。首先要根据动物生产水平和目的确定饲粮蛋白质总水平,其次要充分考虑饲粮蛋白质中可溶性蛋白质(SP)、降解蛋白质(RDP)与非降解蛋白质(UDP)之间的平衡。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量中给出了不同蛋白质组分的平衡比例范围,详见表1。

 

(作者:王洪荣;来源:动物营养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