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收藏本页|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VIP   VIP黄金会员第1年

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  
加关注0

畜禽类、反刍动物、毛皮动物、水产类发酵饲料、浓缩料、预混料、配合饲料

搜索
首页 > 公司新闻 > 李善友:基于事物本身赚钱的商业模式即将消亡(深度好文)(上)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文都
  • 电话:400-0531712
  • 邮件:liwendu1996mftm@163.com
  • 传真:0531-87957136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友情链接
首页 > 公司新闻 > 李善友:基于事物本身赚钱的商业模式即将消亡(深度好文)(上)
公司新闻
李善友:基于事物本身赚钱的商业模式即将消亡(深度好文)(上)
2015-07-28IP属地 火星569

  2015-07-26 李善友 互联网思维

  <导读>7月25日至2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正和岛岛邻李善友做了题为《新科学与互联网世界观》的演讲。他说,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是基于关系的,基于事物本身赚钱的商业模式即将消亡。本文深度剖析了互联网思维真正的内核及商业模式,文章较长,但值得任何一个与互联网思维和创业挂钩的人细细研读。本文经颠覆式创新研习社(ID:dfscx2014)授权转载,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是一个深入研究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思维的学习型社群。

  来源:颠覆式创新研习社(ID:dfscx2014)

  演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李善友

  任何已知系统一定有bug

  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讲任何一个系统凡是自恰的必是不完全的,一定有一个边界,过了边界之后就是不完全的。根据该定理,任何一个已知系统一定有一个BUG点。在已知系统里边你最多只能发现这个BUG,而解决它,只有跳到一个更大的系统里边。

  我们说,系统之内为常识,98%的人生活在常识之内,跳出系统为见识,仅有不到2%的人能够跳出常识对我们的束缚发现见识。

  而见识比常识重要得多,生活在常识之内,你只能复制别人已经做的事情再做出来,是从1到N,可是见识里边你是从0到1,把一个没有的东西把它做出来。

  我将用两天的时间来证明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在主流里所应用的科学管理体系,已经有了边界点。

  习以为常的思维盲区是创业者最大的痛点

  科学和管理到底是什么关系?科学是管理的操作系统,底层代码和底层思维。想弄懂管理的问题,要先弄懂科学的问题。讲科学,一定绕不过两个巨人,一个是牛顿,一个是爱因斯坦。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把我们从神学时代带到科学时代的人,他给我们留下新的思考方式,叫做科学方法论。初始条件加上牛顿定律,等于某一种确定的未来状态。然而,牛顿的科学有没有遇到BUG?

  我们知道,牛顿的力学是三维的空间,而爱因斯坦最了不起的成就是把三维的空间变成了四维的时空,把时间这个维度加了进去。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中间无数的科学家被束缚在牛顿的体系之内,只有爱因斯坦跳出了牛顿的已知系统,跳出了更大的系统,他提出了新的见识出来,这是百分之百跳出理论的践行。

  可能有朋友会说,你讲跳出系统不就是辩证法吗。辩证法其实是人类思辩系统里最基础的思辩系统而已。对这个世界非黑即白的分辨,是一个系统之内的识辩,不是更高的系统。很可惜,伟大的爱因斯坦者也陷入了思维窘境,他晚年成为量子理论最重要的批评者。

  习以为常的思维盲区是创业者最大的痛点。全世界基于PC的即时通讯软件全都死掉了,比如MSN。只有一个公司在移动时代跳出PC的束缚,推出他们自己的移动时代的即时通讯软件,这就是腾讯。

  很显然,我们今天讲科学是管理的底层思维,这个语境讲的是牛顿科学。既然牛顿力学是正确但不完全的,一个重大的漏洞在今天就出现了,凭什么今天的管理依然建立在牛顿力学之上。?我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科学管理的操作系统是牛顿的世界观,互联网思维的操作系统也许是量子世界观。

  所以互联网世界观简单来讲有三点:

  从决定论到概率论,讲的是认知。

  从事物性到关系性,讲的连接模式。

  从机械论到生物论,讲的自组织方式。

  没有人能从A直接做到B

  下面我们讲互联网世界观第一观:从决定论到概率论。

  经典物理学建立在测量之上,认为我能够对客观世界进行精准的测量。然而26岁的海森堡写出伟大的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你根本不可能对客观世界进行精准测量。这与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无关,是根本意义上的不确定性。

  从这个公式开始,人类进入了不确定性时代。

  科学界已经对牛顿的决定论开始反悔和道歉了。可是主流经济学界,主流管理学界,对此完全忽视,各位不觉得这是本世纪最荒谬的事情吗?

  我相信我讲到这的时候在座很多朋友大松一口气,说善友教授,你不就是要讲不确定性吗,有必要讲量子力学吗,故弄玄虚。

  我想讲一句话,我们所熟悉的不确定性仅仅是你口语里不确定性这个词,这个词跟哲学上的不确定性是不可等日其观。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在哲学认识上价值极高,那么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举一个例子,索罗斯臭名昭著的量子基金,就是从这里来的。他认为就像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一样,证券市场也经常处在一种不确定状态,很难精确度量和估计。

  1969年索罗斯根据这个东西,把当年抵押信托领域的研究报告做了一个东西出来。投资者愿意为股票支付的价格是决定未来赢利走向的重要因素,与其分别预测未来赢利和股价,不如对这个过程进行预测。

  刚刚过去的股灾,百分之百说明了他的话。过去股市里200倍市盈率,为什么还有人买?因为大家都认为它还能涨。一旦人们都认为它跌的时候它就跌了。

  互联网时代的底层代码是不确定性,商业计划书今天还零。企业最初的商业计划书通常都是错误的,你第一次商业计划书和你做出来的产品根本不是一回事。

  本来你要从A走到B,结果你走到了D,这才是创业的真实状态,没有人能从A直接做到B。阿里巴巴花掉头2000美元时什么都没有做出来,直到2003年SARS火了电子商务乘势推出淘宝;周鸿祎的360融资5600万美元,花掉4000万美元去做奇虎,啥都没有做出来。后来为了对付雅虎助手杀流氓软件,一不小心成功了,做成了360;腾讯一开始是做寻呼台软件出身的,有一次差点100万把自己卖掉,桌椅板凳的价格没计算清楚,所以没卖,结果走到了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泰勒的方法今天可能不灵了。

  两个案例

  2012年,游戏公司畅游引入了卓越管理体系,尝试用工业化管控方式,管理产品导向型的公司。卓越运作体系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业务部门规范流程,包括梳理业务流程,建立部门文档,挑出业务问题,最后形成部门拆解。新游戏从提交到正式立项的过程十分繁杂,制作人首先必须根据公司提供的100多页PPT模板撰写用户与产品研究分析PPT,其主要内容实际是竞品分析。用财务管理驱动的产品开发,而不是工程师驱动的新产品开发。结果公司亏损,股价大跌,CEO离职。

  再比如诺基亚,2007年的时候诺基亚市值1500亿美元,2007年的时候诺基亚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里面占据了50%的市场地位,他是最早推出智能手机的,他并不是输在技术上。2013年,诺基亚以区区72亿美元卖给微软,诺基亚被卖掉的记者招待会上,现任CEO讲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在座几十个诺基亚的高管潸然泪下。今天,微软已经弃用了诺基亚品牌。

  有人说是诺基亚公司输给了苹果公司,或者是功能机输给了智能机。而我则认为,是苹果所在的互联网战胜了诺基亚所在的电信网。诺基亚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在互联网时代依然使用工业时代的管理。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三体》里边这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你过去成功的越大在时代变迁的时候它越来越成为你在新的时代生存的障碍,你会非常的傲慢。